2023/08/29

「易行城市」不易行 - 信報財經新聞, EJ Tech

網上版請按此

 

「易行城市」不易行

一年一度的「Esri青年學人大獎」,由本地大專生以地理資訊系統(GIS)研究自選課題並提出建議。今年個人組的冠軍,由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及設計系的張治操同學奪得,他的作品《銘記漫步──探討加入環境考慮後的香港客觀可步行性》檢視本地18區的易行度。

正如同學所言,易行度不僅是交通問題,更顯著影響居民的健康和生活,因此在城巿設計和規劃時應予重視。張治操除了使用傳統量度易行度的指標,如與社區設施的距離、土地運用多元度外,亦加入了人口密度、環境因素(空氣質素、綠化、熱島效應和噪音等),合共以8個角度構成「易行度綜合指數」,令評估更全面。

這些新加元素在評核元朗時尤其突出──納入了環境因素後,該區評分驟然降低,因元朗既在設施便利度低於平均水平,在人口密度和熱島效應方面也需改善,這些分析有助當局進行針對性的優化措施。

張治操宏觀地為易行度作分析,他的同系同學潘嘉瑤則選擇以微觀深入剖析。潘嘉瑤的《「易行城市」之道:三維行人道路網分析》奪得今屆個人組季軍和最佳故事地圖設計獎。

潘嘉瑤指香港大廈和城市規劃的老化,令長者或輪椅人士出行變得不易。她以1977年開始發展的元朗市中心為對象,用政府的「三維行人道路網」研究,並與1961年成為新市鎮的荃灣對照,兩區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相若。她發現元朗易行度不及荃灣,例如有遮蓋的行人路偏少(元朗:11%,荃灣:36%),斜道卻多(元朗:93個,荃灣:25),而且元朗區不足六成樓梯設有電梯或斜道輔助上落(荃灣:73%)。

潘嘉瑤認為,應在港鐵元朗站加裝電梯和行人天橋網絡,或簡單在巴士站和港鐵站周邊興建上蓋,鼓勵商場在地面和上層開闢更多出入口,接通行人天橋,令出行更方便和不受天氣影響,如果可以在橋上擺放植物和藝術品便更賞心悅目了。作為元朗人,我對此深表認同。

此外,在2022年底才正式啟用的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SDI)在同學的研究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張治操發現這些大數據在內容、格式和質素都有待完善。

首先,CSDI缺乏常用的數據,包括商場和餐廳;其次,某些數據如公園雖然存在,卻因格式不合,需用戶把格式轉換才可作分析,費時失事;其三,某些數據準確度成疑,或重複出現。

政府在打造CSDI和公開數據花了不少氣力,要發揮它的潛力和效用,當局宜因應這些回饋盡快改善。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