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未雨綢繆防範水浸
「立冬」(11月8日)已過,但香港天氣只是早晚略有秋意,和寒冬沾不上邊。
美國非牟利氣候科學研究機構「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透過嶄新的地理資訊數碼模型進行推算,料至2050年,全球有3億人的家園可能低於海洋一年一度的最高水位。這項研究已在10月底的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
研究指出,香港作為臨海城市,估計有多處包括錦田、洪水橋、赤鱲角機場、西九龍和啟德一帶可能在高水位時被淹沒。而鄰近地區,即大灣區城市包括中山、佛山、廣州、東莞等的大範圍地方,情況比香港更嚴峻。在該機構「Surging Seas」網站上的地圖看上去是大片紅色,表示有被淹沒的危險。
其實,本港團體「低碳想創坊」於年初已按照《巴黎協議》列出的要求為香港作出評級,分析揭示,香港至2030年的減排計劃比所需要的減排量少近八成,意味香港氣溫屆時將上升超過攝氏1.5度,溫度增高會帶動海平面上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亦表示,全球海平面在1993年至2010年間的上升速度,已增至每年約3.2毫米。此等數據正反映香港水浸風險日增,而現有的防洪基建均以舊估算設計,到時可能難以抵禦。
不過,天文台方面對「氣候中心」的研究結果有保留,認為該推算與天文台以往的研究及實際經驗有很大出入;而政府也對「低碳想創坊」多項數據和建議存疑,不接受相關結果。然而,無可否認的是,我們已深受全球暖化的影響,全日最低氣溫在攝氏28度以上的所謂「熱夜」,愈來愈多。天文台的數字顯示,「熱夜」數量不斷打破紀錄, 2017年全年有41天,是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多的一年;可是,今年至10月為止,「熱夜」已達46天,相比起上世紀五十年代每年只錄得一至兩天,升幅更是令人吃驚。
天文台前台長、中文大學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林超英,早在2008年已預言:有些冬天再無寒冷日子(即當天最低氣溫錄得攝氏12度或以下)。在2030年至2039年,每年寒冷天數將下降到一天以下,這是多個情景一起計算所得的平均結果。如果採用高排放情景加上持續城市化速率,無冬天的時段預計於2020年到2029年出現,即不寒冷的冬天已近在咫尺。
全球暖化已是科學界的共識,因此,即使以上這些研究推算有偏差,政府也不能掉以輕心。事實上,港島的杏花邨、新界的低漥地帶在多次風暴中,都曾出現海水倒灌或被洪水淹浸的情況。應對全球暖化,第一步應該如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關國雄所言,政府要根據國際最新估算,重新評估高危地區的排洪能力。
未雨綢繆,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