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3

提升「死亡質量」: 智慧城市的努力方向 - 香港01

網上版請按此

提升「死亡質量」:智慧城市的努力方向

 

早前筲箕灣耀東邨的倫常慘案,80歲老翁疑不堪76歲中風妻子受病痛折磨而將愛妻勒斃,傳媒引述社署資料,顯示女死者於年前已獲編配資助宿位及日間護理服務,可惜她未有接受。

 

根據《經濟學人》夥拍美國智庫Kaiser Family Foundation的研究,了解大家在人生最後時日希望在哪裡度過,調查對象是日本、美國、巴西和意大利4個背景文化各異的國家內4,000多人,不約而同超過一半以上被訪者都希望在家終老。

 

香港呢?有傳媒引述本身是醫生、年逾70的前衞生褔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說:「如我將來過身,我都想在家過身......在醫院,你知道擠迫到什麼地步嘛......」真是人同此心。

 

不過,在家終老在香港問題重重。代表衞生服務界的立法會議員李國麟指出,參與預設醫療指示在家善終的病人不足3%,因為許多家屬「擔心不懂處理死亡安排」;此外,也許有人擔心在家去世會令單位變成「凶宅」,影響樓價。

 

而且,慢性病如腦退化病隨人口老化而日益普遍。香港在多項主要死因,如惡性腫瘤、心臟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死亡數字由2001年到2016年逐步下降;不過,同一時間認知障礙症卻由每10萬人2.6%急增至兩倍多。這些慢性疾病由發病到去世可能有10至15年時間,是在家照顧者一個沉重的擔子。

 

在美國,在家離世比率高達四分一,原因是住院開支龐大,根據美國政府的醫療保險Medicare,美國人一生四分一醫療開支是在最後一年花掉的。不過,當地有研究又指,美國在家照顧者每年的「機會成本」總開支高達5,220億美元(約港幣4萬億),其一是不少人為照顧家中老病要辭掉工作;其二是照顧生活往往日以繼夜——在香港,港大社會科學系與社會服務聯會的調查顯示,長者臨終前半年,每人平均入院3次共28天,可以想像照顧者有多奔波勞累,因此不少照顧者容易患上「照顧者綜合症」(Caregiver Syndrome)。

 

史丹福大學的研究發現,照顧者蒙受巨大的精神壓力,容易憤怒、內疚等,身心俱疲之下更可能導致抑鬱症;更有甚者,照顧者可能因壓力引發的病痛而比被照顧者更早逝世——有4成認知障礙症照顧者就是這樣。

 

在《經濟學人》2015年公布的「死亡質量指數」中,香港全球排名僅22,與我們的高「人均收入」——較全球平均數高4倍——不成比例。在法規、紓緩治療、預設醫療指示、生死教育等多方面,我們都跟台灣這個全球「死亡質量指數」排第6位、亞洲排第一的地方相距甚遠,是香港要認真努力的方向。

 

另一方面,我認為資訊科技是良好的切入點——「遙距醫療」減少病患覆診的舟車勞頓;透過大數據分析,預測病情發展;家居物聯網偵測病人有否異動,例如在洗手間或廚房內長時間毫無聲息,就應發出警號;以及「官商民合夥」或「4P」——政府(Public 即「官」)、私營機構(Private 即「商」)和親友街坊(People 即「民」)結成協作夥伴(Partnership),有助改善病患和照顧者的生活質素。

 

在自己的死亡這件「終生大事」面前,每個人也是「新手」,因此更需週詳的照顧,讓人萬千寵愛地出生,也有尊嚴和安樂地離世,就是智慧城市以人為本的真諦。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