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9

善用創科+智慧規劃 發展保育締雙贏 - 香港經濟日報

網上版請按此

 

善用創科+智慧規劃 發展保育締雙贏

3月公布新的《新田科技城分區計劃大綱草圖》,希望把新田科技城打造成北部都會區的創科集群樞紐,與比鄰的深圳科創園區產生協同效應。

但環保人士對此反應強烈。前天文台長兼香港觀鳥會榮譽會長林超英指,這個最新的規劃涉及新田一帶的濕地保育區,當地有嚴重的水浸風險,尤其不宜高科技產業。

正如我去年底出版的著作《智慧城市5.0》所討論的:在工商業發展與自然保育之間我們該如何取得平衡?這個難度甚高,一不小心會激化成矛盾,在經濟不景遇上極端天氣時更加顯著,今天的爭端正是經典例子。

在此我希望提出一些建議,協助解決爭議。首先看看正反雙方的論點。

正方:新田打造「香港矽谷」

根據政府資料,新田科技城的規劃區佔地約1,004公頃,北面以深圳河及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為界,東北至河套區的新田科技城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東接古洞北新發展區和麒麟山,南達牛潭尾地區、新田軍營和潭尾軍營,西至米埔地區。

北部都會區以「國際創科新城」為主題,新田科技城是重點,它可容納約700萬平方米或以上的總樓面面積,相當於17個香港科學園,與深圳的創科園區相若。

最重要的是,該處鄰近深圳,有利把香港頂尖的基礎研發,結合內地豐厚的資訊科技人才庫,令科研成果落地,可以完善「官產學研」生態系統,即上游的研發、中游的試驗和應用、下游的生產,締造「香港矽谷」,成就我們夢寐以求的「史丹福+矽谷」模式,創造優質的就業機會。

此外,內地近年視為國家經濟新動力的「低空經濟」,新田可憑地理優勢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低空經濟指在地平面垂直距離1,000米以內空域的經濟活動,主要包括無人機、飛行的士、物流運輸等,有估計此出行模式的全球市場規模,到2050年可達9萬億美元(約70萬億港元)。目前,深圳處於領先位置,繼今年2月全球首條跨海跨城的電動空中的士首飛,從深圳到珠海僅需20分鐘;近日該市更被中國民用航空局指定為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範區」。新田是新發展區,正好劃成「試飛區」,供本地試驗推廣低空經濟的可行性。

可以想像,將來用無人機在港深兩岸交收科研樣本,幾分鐘已可送達,非常方便。

反方:倘水浸 恐癱瘓科技城

香港天文台預告今年酷熱天氣更多,颱風也稍為偏多。其實去年9月颱風海葵的破紀錄暴雨令地鐵站被淹浸、商場沒頂,香港人仍然歷歷在目。

在應對這些極端天氣方面,濕地包括天然河溪、沼澤或漁塘等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既有助儲水和防洪,也能穩定氣候。然而新規劃只把其中13%土地劃為「自然保育區」,林超英對此感到「好勞氣」和「嚇到傻咗」。他指這一帶範圍屬於「洪泛平原」,是最不應該興建財富密集的地區,因為它「鄰近深圳河口、大海,有三種水浸風險,當上游暴雨、洩洪時,洪水會在這裏聚集經過;颱風時,會面對風暴潮;還有氣候變化下,面對極端天氣,一旦水浸,情況嚴重」。同時,「填平魚塘將失儲水功能,極端天氣下科技城及鄰近地區將陷水浸危機,甚至癱瘓科技城運作」,影響生產鏈。

很多新界居民都知道,北區熱起來比人熱,冷又比人冷。此外,不能不考慮陸沉的問題。

建設在沼澤上的美國紐約市,以平均每年1至2毫米的速度下沉。自1950年以來,紐約市兩側的水位上升了約22厘米(9英吋)。氣候變化加劇了颶風威力,預計到2050年,水位更會上升至76厘米(2.5英呎);2080年更達146厘米(4.8英呎)。

全球受海平面上升和內陸水浸影響廣泛,據估計到2050年,全球十分一人受災,並使城市損失超過1萬億美元(約7.8萬億港元)。面對內澇這些全球問題,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可持續發展是「金鑰匙」。因此內地一方面致力重建濕地,2022年更成為「國際濕地城市」最多的國家。同時,又倡議在都市內建設防洪兼具生態環保功能的「海綿城市」,以增強城市在應對氣候變化、抵禦暴雨災害方面的「彈性」和「韌性」。

如此看來,新田科技城豈不是與大自然和大潮流背道而馳?

建議:採先進科技 分析數據

無疑,香港需要大幅土地以供產業發展,振興經濟,而發展新界北部比填海造地的成本要低。不過,目前要說支持或反對這個新規劃,我認為言之尚早。為甚麼?

要判斷利害得失,市民需要知道在未來20年、30年甚至100年後,這些極端天氣預言可能會對當地環境、居民、設施等造成甚麽影響;在不同的規劃方案下,物種和數量會產生怎樣的變化。此外,新田一帶會如紐約市般被淹浸嗎?如果這樣,有能抵銷洪水威脅又保持地區通風良好的建築方案嗎?成本效益會如何?如果規劃真的實行,在環境設計以至建築用料,如何減碳排來提升可持續性?會有鼓勵步行和單車的措施嗎?

種種問題需要政府仔細研究和解說,我建議當局以嶄新的科技如地理資訊系統(GIS)整理和分析錯綜複雜的數據,並與公眾和持份者充分溝通,謀求共識,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長年受水浸威脅的荷蘭,政府就善用先進科技來釐定發展規劃,其中GIS不可或缺。一方面,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KNMI)對1990年至2050年間溫度和海平面上升的預測,生成不同的假設;然後,荷蘭環境評估局(PBL)透過GIS綜合不同的社會經濟環境數據,例如人口的特質、經濟、土地使用和流動性等,規劃未來的土地利用。

在九成自然災害都與洪水相關的美國,洪水被喩為最頻繁和最昂貴的自然災害。為了防治問題,聯邦政府計劃在全國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事前研究人員、非牟利組織和GIS專家利用創新技術來預測洪水可能發生的地點。這包括即時洪水感測器系統、尖端的水文模型和高解析度衛星監測等,多重數據透過GIS來拆解分析,以決定投資的優次。

釋疑:開誠布公 謀求共識

有精良的分析和智慧的規劃,也需要爭取公眾和持份者的支持,才可事半功倍。科技在此也有重要角色,面對沉降問題的紐約市有不錯的示範。

據2023年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的研究,全美約800萬戶低估了洪水風險,同時,約2,000億美元(約15萬億港元)的房地產被高估了。為了讓公眾了解自身面對的水浸風險,紐約市城市規劃局製作了互動式地圖,讓居民輸入地址後看到當前的水災問題和往後如何隨着氣候變化而加劇。

不論是用作公布疫情資訊的「互動地圖儀表板」,或者闡述南大嶼歷史文化的「故事地圖」(StoryMap),香港政府都以創新科技來和市民溝通。

我希望當局可以延續這種開誠布公的態度,釋除大眾的疑慮。說到底,發展北部都會區影響的是我們未來幾代人的福祉,發展和保育也並非一定是零和遊戲,可以締造雙贏,肯定是所有香港人的共同願望。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