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新生代開創新商機
人口老化促成「銀髮經濟」,特別是嬰兒潮世代,即二戰後到60年代中期出生的一代,在已發展國家估計有2.7億人,足以成為全球排首五位的國家人口。這一代成長於經濟騰飛年代,不少人累積可觀財富。以美國為例,官方數據顯示嬰兒潮一代佔該國人口20%,卻坐擁國家的52%財富,價值達76萬億美元(約593萬億港元)。
不過,《經濟學人》指出,這個群體理財極度審慎,例如日本長者每年只花費資產的1%至3%,他們除了對長壽可能帶來的巨額醫療開支感到焦慮,還憂慮子孫的經濟前景。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研究估計,未來30年內,年輕一代將繼承5.5萬億英鎊(約56.9萬億港元)。在澳洲,數據分析公司CoreData Research亦預期,未來10年嬰兒潮一輩會把4.9萬億澳元(約26萬億港元)財富分配近半(47%)作為遺產饋贈子女,另約五分一直接送給孫兒孫女。
在香港,「靠父幹」買樓並非新聞,有銀行調查更發現,高達44%受訪父母希望通過買樓為子女提供經濟支援,尤其在子女結婚後,補貼金額平均近200萬港元,逾半人更考慮到子孫輩的財富繼承。
有估算這些傳承金額,在全球涉及多達100萬億美元(約780萬億港元),可說史無前例,因此更惹人關注的是「富二代」和「富三代」,其消費模式及投資理念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他們大致生於衣食無憂的時代,普遍受過良好教育,亦精通數碼科技,同時比上一代更關心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產品安全和消費者權益等問題,也就是近年興起的環境、社會和管治(ESG)議題。
這群人預期會為未來世界帶來不一樣的變化,可為文化、旅遊、電訊等消費行業,以至資產管理帶來新商機和新氣象。因此,我們除要把握「銀髮經濟」的發展潛力,還要密切關注新生代可能帶來的影響。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