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5

中國建設長者友善智慧城市 - 信報財經新聞, EJ Tech

網上版請按此

 

中國建設長者友善智慧城市

德國數據公司Statista指出,中國在2015至2020年這6年間,投入建設智慧城市的資金高達8.0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然而,近年內地智慧城市發展面對不少挑戰,其中之一是人口老化加快,需要優化城市規劃。

內地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人口平均年齡是38.8歲(美國38歲、印度28歲),可是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18%(約2.6億人),規模龐大;而且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2010年至2020年,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逾5個百分點。

當局應對辦法之一,是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以發揮長者的知識、經驗和技能優勢──60歲及以上人口中,13.9%(3669萬人)擁有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此外,政府把智慧城市建設擴展到基層社區,例如增加投資於縣的公共服務和醫療保健,以及升級大城市的基礎設施。

同時,近年一些企業與地方政府合作「智慧養老」,舉例山東省與實體醫療機構攜手設置「互聯網醫院」,提供問診、開藥、疾病管理、健康跟蹤等服務。在新冠疫情期間,互聯網醫院既避免了患者親自去醫院就診的麻煩,又減輕了醫療系統的壓力。

為了更好應對老齡化和城市化,世界銀行2022年4月發表了《銀色光暈:建設適老型城市》報告,認為內地要優先處理好以下三大事項,才可讓長者充分發揮其潛力:

1.完善城市的無障礙標準,讓無障礙設施不再是可有可無或事後補救的措施,這須加強城市規劃師、建築師、建築工程師和相關專業人員的培訓;

2.興建新設施及改造舊設施需同樣重視,在改造舊建築時,建議用公私合作(PPP)模式籌集資金;

3.鑑於建設「適老城市」需額外成本,政府應特別關顧中低收入地區的城鎮、家庭和個人。可鼓勵創新的解決辦法,特別是以低成本醫療技術照顧農村地區長者,按人口普查資料,2020年內地鄉村60歲及以上老人的比重為23%,較城鎮高近8個百分點。

我期望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可透過改善運營,盡速令各地市民體驗先進科技帶來的好處。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提點要以人為核心發展方向,當局宜提高市民對市政的參與度,藉集思廣益更好地發揮智慧城市的效益,引領內地成為其他地方的典範。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