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2

打破天災帶來巨大破壞的宿命 - 香港經濟日報

網上版請按此

 

 

打破天災帶來巨大破壞的宿命

9月初的一場黑雨,打得整個香港人仰馬翻,而政府的應對不力惹來一片負評。各地科學家早已預告,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極端天氣,會在未來5年為全球帶來數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所以今次「百年一遇」的世紀大暴雨也許只是個開始。天災不能預防,但卻可透過得宜的準備,減少市民的不便和經濟損失,而善用資訊科技是要訣。

港府和公共機構好應該汲取今次的教訓,改善內部溝通,以凸顯香港優越的管治能力,也可在大灣區城市籌建聯合應急資訊平台時擔當領導的角色。對此我有三個提議:

須汲教訓 極端天氣發緊急警示

一)緊急警示:

去年3月第5波疫情,政府在傍晚時分向全港手機用戶發放緊急警示(SMS),內容是伊利沙伯醫院轉為定點醫院,不少市民被這個警示嚇倒。也許由於民間一致的罵聲,自此政府把這個斥資達1.5億的SMS功能束之高閣,以致在真正的緊急情況下,沒有使用。好像今次黑雨來得突然,很多人未必配備天文台的應用程式收到預警,於是被殺個措手不及。

其實亞洲區許多地方,包括內地、台灣、日本和韓國等都就颱風、暴雨、地震等緊急情況,透過手機向市民發出警示,例如哪裏可能會因暴雨出現山泥傾瀉和泥石流等,讓市民知所防範。

因此,以後一旦遇上8號風球、黑雨、冰雹、寒冷或酷熱天氣警告,當局都應向境內所有手機用戶包括遊客發出SMS警示。

同時,坊間謠傳政府這個「緊急警示系統」(EAS)需人手操作,發放信息需一小時,希望這並非實情,否則號稱智慧城市的香港真的貽笑大方,當局應盡速改善。

聯合運作平台應變 需當局協調

二)聯合運作平台:

洪水湧入黃大仙港鐵車站的畫面令人震驚,更令人目瞪口呆的是,港鐵對此似乎全無預備,束手無策,在媒體鏡頭下深感到站乘客的不滿。乘客的不滿大抵源於對港鐵的信任:過往外面即使風球高掛,服務也不會中斷,否則也會透過傳媒廣發預警。但今次卻從無預警,更令乘客失望的是,車站職員僅勸喻好不容易抵達車站的乘客離開,卻沒有協助市民的措施,面對外出風大雨大又水浸,陸路交通停頓,乘客的憤慨可以想像。

對此,港鐵應該加強車站之間、與總部以及和地面商場等周邊設施的聯繫。例如在今次這樣的嚴峻災情下,港鐵即使不能提供列車服務或任何路面交通接駁,也至少要想想如何安頓被困車站的乘客,一如機管局對滯留機場的乘客派發水及餅乾等物資的安排,這是基本的人道措施。這固然並非個別港鐵車站職員可以辦到,而是需中央協調,因應緊急情況預撥資源,關鍵是一個聯合運作平台(COP)。

COP是一個以地圖為核心的中央資訊平台,方便不同部門和機構在瞬息萬變的時候互通信息,迅速統籌行動。COP讓部門之間分享緊急資訊之餘,它更是綜覽全局的指揮中心,是物流和人手調動的重要工具。

我早前已建議各政府部門應如土木工程拓展署般建立COP,統籌應對天災,提升城市應對突發事件的韌性。港鐵、巴士等公共機構也應仿效,以加強內部溝通。

實時天氣衛星 增預測精準度

三)實時天氣衛星服務:

極端天氣固然來勢洶洶,但先進的資訊科技可令人更好防備,其中氣象衛星居功至偉。

例如日本向日葵(Himawari)和美國靜止環境觀測衛星(Geostationary Operational Environment Satellite,簡稱GOES)都用作實時天氣報道、強烈風暴跟蹤和氣象學研究;加上近年近地軌道衛星(low-Earth orbit satellite)的盛行,運行路徑繁多,同時,可快至個多小時便環繞地球一周,一天可環繞十多遍,能為人們提供更多的實時天氣變化影像,有助提升預測的精準度。

如果特首有意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建立一個聯合應急機制,提高對天災及重大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便先要增強香港先進資訊科技的應用,才有望為本港和大灣區打破極端天氣帶來世紀破壞的宿命。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