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智慧社會 (一) :推動低空經濟的準備
「低空經濟」泛指在地平面垂直距離 1,000 米以內空域的經濟活動,它既能促進經濟,創造就業,又因為飛行器多以電力推動,碳排放比傳統飛機少,令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2050年零碳排放願景有望達成。因此,全球都為發展「低空經濟」積極部署。
摩根史丹利預測,到2040年,城市空中出行全球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美元(7.81萬億港元),到2050年會暴增至9萬億美元(逾70萬億港元)。中國政府更於今年7月把「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寫入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公報、決定及說明中,把「低空經濟」的熱度再推上一層樓。
在中國,深圳一直處於低空經濟的領先位置。在今年8月初的深圳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中,該市高層官員更提到,「深圳市到2025年底將建成1,000個以上低空飛行器起降平台、航綫1,000條以上,實現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低空經濟既環保,經濟潛能又廣為內地和國際看好,內地積極作出無人機跨市跨省的嘗試,但在跨境上仍少有涉足,正為香港造就商機,香港如何可安全有效地發揮低空經濟的潛力,藉此振興經濟?
早前,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在比鄰深圳的蓮塘和北部都會區建設直升機和無人機起降點,促成深港河套區的跨境載人服務,以及於香港機場設立「一地兩檢」,方便國際旅客直接接駁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為回應發展低空經濟的需求,特首於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宣布將成立「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與內地對接及商討共同建設低空跨境服務。相信只要做好對內和對外的統籌協調,本港要發展低空經濟便能事半功倍。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