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8

企業成敗繫於人工智能 - 思考香港

網上版請按此

企業成敗繫於人工智能

 

新冦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打擊全球經濟 。面對不明朗的前景,各行各業尤其是金融業,都加緊引入先進科技,以求提升競爭力,抵抗經濟不景。

 

經濟學人智庫(EIU)在疫情肆虐的二三月中,訪問了全球300多金融業管理層,位職務遍及營銷、資訊科技、客戶服務及財務等,調查結果顯示,近八成受訪者相信懂得發揮人工智能(AI)的價值,是區分勝負的關鍵。這和金管局去年底就香港銀行業應用AI的研究不謀而合。調查在2019年第三季進行,對象為銀行、業內組織及金融科技公司,接近九成受訪零售銀行表示已經或計劃採用AI經營業務。

 

目前,AI在金融業的應用廣泛,既有前線的客戶互動,又有後勤的自動化和風險管理。如銀行會以AI分析客戶特質,然後度身訂造財富管理,也會以歷史數據製成預測模型,為個人和中小企客戶作風險評估。AI可節省成本,增長業務,羅兵咸永道(PwC)在研究過全球300宗個案後,預計AI能於2030年貢獻全球達15萬億美元經濟效益。

 

不過,不少本地銀行對採用AI仍有疑慮,其中的問題就是「黑箱思維」。AI的數學模型得到的結果可以很準確,但卻無直接的因果關係,所以往往難以解釋,與今天事事講求透明和互信的做法相違背。個人私隱問題也同樣令人憂慮,例如廣布的攝錄鏡頭和感應裝置,可令個人資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徵集,以進行精密的AI算式分析和歸類。

 

為釋除大眾疑慮,當局必須推出各項措施,如考慮效法歐盟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要求企業在處理個人數據時採用最高的私隱設置,而用戶也可要求刪除個人資料,或參考西班牙巴塞隆拿以區塊鏈記錄使用個人資料的所有活動,用戶有權決定哪些個人資料給予誰分享並設權限。只要能夠挽回大眾對先進科技的信心,AI的價值就能充分發揮出來。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