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4

【專欄】鄧淑明:交通從此不再擠塞 - Techritual

網上版請按此 

 【專欄】鄧淑明:交通從此不再擠塞

 

交通擠塞幾乎是所有城市都頭痛的問題,美國德州運輸硏究所(Texas A&M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簡稱TTI)在2015年發表的報告,指出美國人因為交通擠塞,原本20分鐘車程結果平均要花上48分鐘;TTI推算,全美國因為塞車多消耗掉31億加侖(約117億公升)汽油、損失了69億小時,導致塞車的成本每年高達1,600億美元(約12,448億港元),平均每人因此平白損失了750美元(約5,800港元)。

 

這個頭痛的問題也成為科技硏發的靈感,其中之一便是飛行汽車。

 

日本奧運版

 

2020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將使用的未來科技中,飛行汽車最引人入勝。有日本公司正硏發一款單座、輕量、毋須特殊操作和駕駛執照的飛行車,令人不怕奧運期間塞車。飛行車設想價格為500萬日元(35萬港元),空陸兩用,配備三個用於地面行駛的輪胎,四角安裝了飛行用螺旋槳。它會在10至20米高處飛行,地面行駛和飛行的最高時速為150公里。

 

德國環保版

 

日本以外,德國慕尼黑的四個年輕人於2015年開辦的初創,也是主力開拓飛天車,這輛車設想為的士,只有25千克的它全電能推動、垂直升降、時速可達300公里,而且聲稱噪音較電單車小。2017年成功試飛了兩座位,現正研發五座位,騰訊及Twitter創辦人是最新投資者之一。預期到2025年,這種無人駕駛的飛行的士可以正式推出。

 

阿聯酋豪華版

 

阿聯酋杜拜也不甘後人,在2017年9月的資訊科技博覽中,展示了一輛飛行的士,當地有關監管機構更認為,到2022年技術和法規便會完備,屆時這個新發明就可推出市場。每輛售價預期近30萬美元(約百多二百萬港元),應該是豪華型號吧。

 

飛天汽車會否有一天隨處可見?大家要拭目以待。我則期望今年10月的《施政報告》可以有效推年輕人和創科界一把,令大家共同改善環境和促進經濟之餘,有大展創意的機會。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