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0

港抓5G機遇 須緩解兩個「當務之急」 - 香港經濟日報

網上版請按此

港抓5G機遇 須緩解兩個「當務之急」

 

新一份施政報告今天就要揭盅,未知對第五代流動通訊服務(5G)有沒有前瞻性的政策。

 

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僅在「多功能智慧燈柱」試驗計劃時提及5G。可是,5G在全球已醞釀得如火如荼,例如南韓首爾政府已計劃在2019年頭,在市內測試以5G為基礎的無人駕駛;特首林鄭月娥又可會促使香港追上全球的創新潮流?

 

過去,手機(2G)主要用於人際交流,而10年前開始,以手機上網、社交網絡流行配合智能手機,令3G起飛。

 

至於5G,則是人與人、人與機器(或物件)、事物之間(即物聯網)的溝通。

 

5G網絡講求數據傳送的快捷可靠,它的目標是信息延誤只有千分之一秒(毫秒)、每秒傳輸數據高達10 GB、非常可靠的網絡(接近99.999%)、高速移動(支持時速500公里)等。

 

經濟效益百萬億 創2200萬職位

 

它的應用潛能無限,把所有物件以互聯網連繫互通後,結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從智能家居保安、遠程病人監察、無人駕駛以至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VR)和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娛樂等服務。

 

研究機構IHS Markit估計,到2035年,5G創造的全球經濟效益將高達12.3萬億美元(約96.6萬億港元),超過2016年中國、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的消費總和,並會創造高達2,200萬個職位。因此,許多國家都在加快鑽研5G技術。

 

南韓一家汽車廠在今年初的冬季奧運期間,成功以5G試驗了從首爾到平昌190公里的無人駕駛;今年FIFA世界盃東道主俄羅斯則於球賽期間,在其中7個競賽城市安裝了5G發射站,使莫斯科成為歐洲首個推出5G的城市,把希望爭勝的倫敦比下去。

 

在今年年底前,中國和美國十幾個城市,包括德州的達拉斯和韋科,以及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也即將試行5G,為2020年正式推出作好準備。

 

全球競賽 5G應用仍有待開發

 

5G投資龐大,營運商需要將現有的發射站數量激增近10倍,才可構建高速和覆蓋良好的網絡。這些額外的基建大多以小型發射站安裝在燈柱、公用電話亭等設施。

 

據報中國正以極速增建發射站,顧問公司德勤近日發布的研究指出,以每一萬人的發射站數量比較,各國差異非常明顯,日本排名最高,為17.4;中國以14.1排第二;德國8.7佔第三名,而美國僅為4.7。

 

5G投資浩大,不過,短期內卻難以令消費者受惠。內地專家、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認為,我們只會「逐漸邁向5G時代」。然而,要5G像3G和4G一樣受歡迎,王志勤也不肯定需時多久。

 

同時,根據《經濟學人》報道,電訊行業組織GSMA曾就「提供5G的最大障礙」,訪問了750家電訊公司的高層,超過一半受訪者都表示,5G缺乏明確的盈利模式。該組織因此預計,到2025年亞洲62%的流動通訊仍然是4G,運用5G的僅14%。

 

這是由於5G的應用仍有待開發,早期最受歡迎的大抵只是視頻串流(僅需30秒即可下載一齣3D電影,而4G則需6分鐘),以及VR和AR。新應用有限的同時,預計初期服務費會較高,令它一時難以普及。

 

港作試驗場 規模小靈敏是優勢

 

話雖如此,5G無疑是未來10至20年的大趨勢。香港作為消費市場確實微不足道,但作為新服務的試驗場,我們的小規模和靈敏度卻是優勢。因此,香港應該作好準備把握商機。

 

其實,政府也意識到這個全球趨勢。7月下旬,通訊事務管理局宣布將為5G服務提供4,500 MHz新頻譜,部分頻譜更可免費提供,以助營運商降低成本和用戶服務費。

 

此外,政府還會在4個區份的400枝智能燈柱上,安裝5G設施。政府能預早規劃,有助本地及早推出5G服務,這也有利更多以5G推動的智慧城市和物聯網應用的試驗。

 

調解寬頻爭議 開放電訊數據

 

當務之急有二,其一是解決電訊商和衛星公司之間使用無綫寬帶頻譜關鍵部分的權利爭議,政府應盡早介入調解。

 

其二是全速開放電訊服務的數據。數據被視為「新石油」,是發展新經濟的原料,但目前電訊商牌照依然沿用不准把客戶資料作電訊以外用途的規定,即使是匿名的或已整合的數據。新加坡、日本、美國早已為這些規條鬆綁,我們也應該盡早檢討。

 

此外,目前政府着墨人工智能和醫療科技這兩個智慧城市範疇,要成功實踐,5G至為重要。因此,我希望政府將5G的推出列為城市發展的最優先項目。

 

要把握5G機遇,需要突破舊有框架,這樣香港才有望發展成為智慧城市之餘,同時轉化為一個國際創科中心,我期待最新的施政報告對此有令人驚喜的亮點。

 

港府有意發展人工智能和醫療科技這兩個智慧城市範疇,要成功實踐,把握5G機遇至為重要。(資料圖片)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