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6

減少廚餘緩解堆填困局 - 星島日報, 巴士的報

星島日報網上版請按此

巴士的報請按此

減少廚餘緩解堆填困局

根據環保署公布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二○年的統計數字,二○年棄置於堆填區的都市固體廢物總量達三百九十六萬公噸,平均每日一萬八百零九公噸,廚餘的成分最多,達三千二百五十五公噸,佔整體三成,其次為廢紙(二成四)及廢塑膠(二成一),反映市民源頭減廢意識薄弱。

廚餘屬有機廢物,大量埋藏在堆填區中相當可惜,因為它可轉廢為能。為紓緩堆填區壓力,環保署於北大嶼山小蠔灣建設了香港首個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名為O.PARK,這中心自一八年七月起全面運作,採用厭氧分解技術將廚餘轉化為生物氣以作發電,過程中產生的殘餘物可轉成為副產品堆肥,用於園林綠化和農業生產用途。而所生產的電力除供中心使用外,預計每年亦可輸出約一千四百萬度的剩餘電力,相當於約三千個家庭的用電量。

另外,為減少廚餘運送途中的溫室氣體排放,環保署於一九年開始在大埔污水處理廠開展首個「廚餘、污泥共厭氧消化」試驗計畫,目的是把大埔工業邨的廚餘運送至鄰近的廚餘預處理設施轉廢為能,而不是棄置於堆填區,這不但有助保留堆填區空間,還大幅減少進出大埔區的垃圾車數目及其車程。同時,透過廚餘與污泥作共厭氧消化過程,每日可回收高達五十公噸的廚餘,可產生生物氣體電力,供污水處理廠使用,更能達致部門協作(環保署和渠務署)、一址兩用及共同處理的多贏局面 。

為方便收集民間廚餘,政府自一八年七月起推行廚餘收集先導計畫,與非牟利機構,連繫工商業機構、社區團體、學校及其他環保團體,共同協作廚餘回收。但現時的廚餘收集先導計畫,多集中在工商界,而歐洲、台灣、韓國等地早已實行家居廚餘回收,香港的發展步伐相對落後,要令更多市民參與廚餘回收計畫,方便的回收方案和設備是箇中關鍵。

提供更多分類 鼓勵市民參與

現時由環保團體推行的家居廚餘收集先導計畫,是把智能廚餘回收箱放在屋苑內,然後為居民登記該屋苑專用的「綠綠賞」積分卡,居民在回收箱掃描卡背的二維碼,「嘟」一聲後,便可投入回收物兼賺取積分。不過,廚餘回收有很多限制,必先要作出適當分類,令很多市民感到不便。例如只收蔬菜、水果、湯渣、茶葉和咖啡渣等。但不回收食物包裝袋、過硬的大型骨頭、過多水分的廚餘,亦不接收園林廢物、動物糞便和醫療廢物等,相信要提供更多的智能分類設備,方可鼓勵市民積極參與。

有統計指,全球每年有三分一食物從未被食用或使用過就已直接被丟棄,而全球出產的蔬菜水果浪費比率更高達一半。要有效減少廚餘,改變日常飲食習慣和食物分配模式才是可持續方案。外地有人以人工智能按照丟棄的食物數量,進行數據分析,從而釐定食材的採購分量,既減少餐廳廚房的食物浪費,同時又節省成本開支。本港也有初創企業研發了全港首個「惜飲惜食」手機應用程式,致力連結餐飲業與消費者,將剩餘的食品在平台上架,並以優惠折扣發售,減少浪費食物。

全球有逾八億人口正面臨食物不足的困境,而新冠疫情加上戰爭遺禍,更令飢餓人數直綫上升,我們應該珍惜食物,不作浪費。只要養成「惜食、減廢」的習慣,減少廚餘,就能減輕本港堆填區壓力,還有望紓緩環球糧食供應緊張。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